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聚焦“三个年”】我校与中建安装(华西)公司举办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 2023年04月22日
  • 民商法学院
关注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4月21日,副校长张军政一行到访中建安装(华西)公司,双方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中建安装(华西)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魏涛,学校招生就业处、教务处、民商法学院及中建安装(华西)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仪式。

魏涛对张军政一行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历史悠久、声誉卓著,在法律人才培养、法学理论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建安装(华西)公司积极落实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新目标、新举措、新要求,持续深化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合规管理文化建设,公司的合规发展建设、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企业合规文化离不开专业高校的支持,希望能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深化与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的深厚友谊,持续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力度,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企业合规管理、教育培训等领域务实合作。

张军政向中建安装(华西)公司长期以来给予我校学子的关心、学生就业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在八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秉持优良传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扎根三秦大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太阳集团城网站2017希望与华西公司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培养适应未来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共同开展建筑领域合规管理科学研究,为推动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此次校企合作签约揭牌,标志着中建安装(华西)公司与我校全面深入合作迈上新的高度。校企双方将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教育培训、科研合作、合规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为双方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寻求全方位新突破。

(供稿:民商法学院)

责任编辑:胡月琪

相关新闻

  • 我校举办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知识讲座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4月26日晚,信息网络中心与外国语学院联合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在长安校区校务楼二楼报告厅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知识讲座。长安分局纪委书记吕涛,信息网络中心、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长安分局民警、信息网络中心教职工及我校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长安分局民警丁宇通过有趣的图文及视频讲解从在校学生的高发诈骗方式、如何防骗、遇到诈骗怎么办、断卡行动案例及打击电信诈骗案例等五方面给现场师生开展了一场生动形象的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知识讲座,并在现场与师生进行交流互动,提醒师生不断提高自身防范诈骗的意识。 信息网络中心主任李健总结表示,希望师生通过本次知识讲座提高反诈骗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的发生,保护自身财产安全。同时希望长安分局和学校继续深化交流,在更多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做好警校共建工作、做好校园网络安全工作。 本次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知识讲座,使我校师生深入了解了校园电信诈骗的类型与典型案例,提高了师生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为营造安全稳定校园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供稿:信息网络中心)

    2023-04-27
  • 人权研究中心举办第3期“公法与人权”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坊

    4月26日晚,由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公法与人权”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坊第三期顺利举行。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曹燕教授作题为《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阅读与学术写作:以数字时代的劳动权为例》的讲座,人权研究中心讲师倪文艳博士主持本次讲座。 曹燕以数字时代的劳动权为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带领同学们共读文献,细致分析文献框架,讲授学术论文写作技巧。首先,曹燕以五篇学术论文为例,对其写作范式、表达模式进行讲解,指出形成一篇学术论文要注重体系的搭建。她从审稿专家的视角出发,指出研究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格外注重信息抓取能力的培养,提高发现问题的敏锐度,进而实现观点创新和学术价值的统一。此外,她还指出研究生学术写作需注重积累,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有意识地进行表达规范和思维范式的训练。 交流互动环节,曹燕根据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强调学术洞察能力和学术建构能力的重要性,指出研究生应以所选论题为中心进行体系化的学习,做到点面结合,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演。同时,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在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倪文艳总结道,研究生在学术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要学会反思,善于运用法学思维将把社会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并能够静心研究、用心打磨。倪文艳博士表示人权研究中心将继续积极推动线下学术讲座的举办与交流互动。 (供稿:人权研究中心)

    2023-04-27
  • 人权研究中心举办第7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主题沙龙

    4月25日下午,由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主题沙龙第7期在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世界民族研究室主任周少青研究员作题为《中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民族交融发展道路》讲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哈冠群博士主持本次讲座。 周少青研究员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出发,比较西方国家和中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的得与失,明晰中国民族事务治理的优势所在,指出我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20世纪中叶为时间节点,重点比较了主要西方国家与中国在民族事务治理理念、政策及效果上的差异。在理念上,西方国家的民族理念出现反复倒退和动摇,中国则长期保持稳定。在政治参与制度及实践上,中国少数族群的政治参与在三个层面展开,而西方国家多种模式的少数族群政治参与均面临着政治整合和国家统一的多重危机。在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上,通过比较两种典型政策路径,周少青谈到中国政府的做法在满足少数族群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效防范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现象的发生。在语言、文化权利保障范式上,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主动采取系统的平等保护措施。同时,周少青还比较了中西国家凝聚力与社会团结建设模式及民族事务治理的阶段性效果,最后总结指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的交融发展之道。 与谈环节,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立峰副教授认为,唯有国家制度的调整或改变才能有效解决西方民族问题。人权研究中心讲师杨博文博士谈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绕开既有国际人权机构不断插手、干预中国的民族事务,我国应在尊重现有机制的基础之上不断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人权研究中心讲师倪文艳博士认为,我国高度重视民族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举国财政体制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哈冠群总结认为,周少青虽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进行报告,但实际上蕴含着非常深厚的课程思政色彩,对于在座的老师与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供稿:人权研究中心)

    2023-04-27